2022 年 3 月 11 日

新聞評論:與14歲性交致懷孕居然輕判!?

近期台北高等法院作出一判決引起社會騷動,起因為一名已成年的導遊在工作過程中認識一名年僅14歲之國中生,雙方因相互產生好感便進而交往,而該導遊也知悉自己的女朋友並未滿16歲,但在交往過程中仍控制不住做出逾矩行為,前前後後共發生10次性關係,直至女生懷孕遭家人發現此事才進而曝光,一審法院判決5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遭檢察官不服認為判決太輕上訴,二審法院則改判有期徒刑9個月,但該14歲性行為刑度過輕仍跌破社會眼鏡。
2022 年 2 月 22 日

除了性暴力定義,關於性暴力不可不知的3件事

前陣子網紅透過深偽技術(Deepf ke),將其他網紅、藝人、政治人物、主播等公眾人物的臉移植到色情片女優身上,製作成情色影片牟利而遭逮捕事件,多數民眾在了解到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違反意願之方法所作與性相關之侵害行為,但對於性暴力一詞並沒有那麼常見,究竟性暴力涵蓋那些範圍?一定需要有肢體接觸才構成性暴力嗎?讓律師帶您一探究竟!
2022 年 1 月 28 日

關於刑法227條 /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你必須要了解的事情!

或許大家都聽過刑法227條或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2010年白玫瑰運動是一場重要的社會運動,以司法改革為主要訴求,導火線為多起未成年兒童性侵案之判決,最初引發爭議的是高雄女童性侵案。
2022 年 1 月 4 日

肇事逃逸責任歸屬該如何認定?我這樣有肇事逃逸責任嗎?

肇事逃逸一詞常常在新聞中出現,但多數人對於法律上肇事逃逸的概念十分模糊,因此當發生車禍時可能不甚就會誤觸肇事逃逸罪,而何謂是肇事逃逸?又如何會構成肇事逃逸?肇事逃逸責任到底該如何歸屬呢?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或受傷而未下車協助救護直接駛離者,即會構成肇事逃逸。
2021 年 12 月 31 日

妨害性自主不起訴有可能嗎?該怎麼做才能妨礙性自主緩刑?

遇上妨害性自主案件,是否有妨害性自主不起訴的可能性呢?妨害性自主案件事發行為及過程通常是在較隱蔽的場合發生,通常無監視畫面或其他相關物證佐證,提告妨害性自主經常仰賴驗傷報告或當事人供述證據,多數妨害性自主被害人除為被迫情況下發生外,男女朋友鬧不愉快分手後提出指控也不在少數,而若是無辜遭提告應如何自保呢?是否有機會可以往無罪方向爭取呢?
2021 年 12 月 28 日

妨礙家庭民法與刑法罰則上有什麼差異?妨害家庭在民法怎麼罰?

2020年大法官宣布釋字791號通姦除罪化,正式將通姦罪從刑法妨害家庭罪章中除名,因大法官認為國家以刑罰制裁之違法行為,原則上應以侵害公益、具有反社會性之行為為限,而不應將損及個人感情且主要係私人間權利義務爭議之行為亦一概納入刑罰制裁範圍,其違反比例原則亦與世界潮流脫軌,故將通姦罪正式除罪,而在通姦去刑化後並非外遇就無法可管,元配仍可以向外遇配偶及第三者提出妨礙家庭民法損害賠償!
2021 年 12 月 24 日

家內性侵是什麼?如果遇上家內性侵,我該怎麼辦?

此類案件層出不窮且發生時多數具隱蔽性,除非當事人願意自己揭露,否則為避免遭受異樣眼光,家人多選擇原諒或息事寧人,但姑息與隱瞞並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家內性侵到底是什麼呢?遇上家內性侵時該如何處理呢?讓法律諮詢通帶您一同了解!
2021 年 12 月 21 日

猥䙝定義是什麼?什麼樣的狀況算是猥褻罪?

常聽到別人討論猥褻罪,到底什麼是猥褻呢?近期某立法委員之男友遭起底,曾強吻網友而被提告強制猥褻罪,究竟將一名少女強行抱住並強吻兩分鐘,是否構成強制猥褻罪?猥褻罪定義為何?又或是只符合性騷擾防治法中的突襲觸摸罪呢?兩者又有甚麼不同呢?讓法律諮詢通帶你一同了解!
2021 年 12 月 17 日

妨礙家庭賠償金額應該怎麼爭取?我又該如何請求?

近年來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除了雙方因個性或生活差異無法繼續維持婚姻關係外,有另一大比例是因發現另一半外遇,過去常常發現一夫多妾也忍氣吞聲,而現在女權意識抬頭的年代男女平等,且民法本就賦予夫妻雙方有忠貞義務,若發現自己的另一半外遇,到底該怎麼向對方求償妨礙家庭賠償金額?讓法律諮詢通告訴你!
Line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