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專欄
做免費法律諮詢的同時,也需清楚法律知識才不吃虧
2022 年 3 月 1 日
在科技發達交通便利的現今,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層出不窮,一個個無辜的生命葬身車輪,一個個家庭因此而破碎,近期又有一件死亡車禍新聞,一對大學情侶疑似未依規定二段式左轉,慘遭一台超速小客車因未注意車前狀況撞飛,兩人當場無生命跡象,肇事者也坦承因趕時間未注意而來不及煞車...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2 月 25 日
前陣子台北隧道發生一起重大車禍,造成數人傷亡,引起社會震驚,駕駛人高速衝撞路障後竟然倖存,但同車有人及遭到波及的用路人無一逃過死劫,在這場意外中喪生。車禍的起因在於駕駛人在行經隧道過程中並無減速,甚至時速已達競速標準,引發社會撻伐,駕駛人於事發後遭地檢署檢察官以妨害公眾往來致死罪提起公訴,且面臨車禍最高和解金……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2 月 22 日
前陣子網紅透過深偽技術(Deepf ke),將其他網紅、藝人、政治人物、主播等公眾人物的臉移植到色情片女優身上,製作成情色影片牟利而遭逮捕事件,多數民眾在了解到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違反意願之方法所作與性相關之侵害行為,但對於性暴力一詞並沒有那麼常見,究竟性暴力涵蓋那些範圍?一定需要有肢體接觸才構成性暴力嗎?讓律師帶您一探究竟!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2 月 15 日
吳小姐前陣子行經十字路口時,因為對向車道汽車急轉彎,導致吳小姐腿部骨折。不過讓吳小姐最感到困擾的是,因為是初次發車禍,對於車禍流程並不是太清楚,也不知道該如何計算出一個合理的車禍賠償骨折金額跟對方做要求,以彌補車禍骨折帶來的痛苦,於是前來諮詢法律諮詢。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2 月 11 日
幾個月前,游先生在騎車要去接小孩下課的途中,左前方有輛汽車沒有打方向燈就直接右轉,導致游先生一時反應不過來,直接撞上,全身多處擦挫傷、腦震盪,還斷了一根肋骨。游先生將求償費用都整理出來了,但他遇到了車禍肇事責任判定的問題,於是前來諮詢專業車禍律師。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1 月 28 日
或許大家都聽過刑法227條或是性侵害犯罪防治法,2010年白玫瑰運動是一場重要的社會運動,以司法改革為主要訴求,導火線為多起未成年兒童性侵案之判決,最初引發爭議的是高雄女童性侵案。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1 月 25 日
車禍案件頻傳,幾乎是天天都在路上上演,除了違規不遵守道路交通規則,台灣地小車輛密度高,也是車禍容易發生的原因之一。車禍案件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但你我都很有可能會遇上,輕則擦傷、重則導致生命的逝去且家庭破碎,若在車禍事件中不幸成為車禍肇事的一方,最擔心遇上車禍賠償獅子大開口的情況...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1 月 21 日
車禍鑑定申請報告是在車禍發生後,使當事人能夠釐清本次車禍的肇事責任,以利於和解談判或訴訟的進行。那麼是不是只要有車禍發生,無論是誰都能夠做車禍鑑定申請呢? 以下讓律師教您如何做車禍鑑定申請,並提醒您鑑定申請的資格、查詢、費用、期限以及不服鑑定報告之對策等注意事項。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1 月 11 日
在某個路口綠燈正要起步時,突然遭後方轎車追撞,因撞擊力道太大導致女友從後座跌落,下意識用手去撐地,結果造成右手手掌骨折及全身多處擦挫傷,小築非常心疼女友的處境,希望能協助她爭取應有的權益,但又不清楚可以向對方請求哪些賠償?可以請求車禍骨折精神賠償嗎?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1 月 7 日
根據交通部統計的數據資料,台灣在2020年發生將近30萬件的交通事故,不但刷新了近10年最高的紀錄,其中更是有將近2500人死亡,馬路如虎口,除了仰賴政府改善道路設計、研擬有效的防治措施,我們用路人自己也要格外小心,若真的不幸發生車禍,車禍後續處理又該怎麼辦呢?以下幾點要特別注意,才能確保自身權益。
Do you like it?
2022 年 1 月 4 日
肇事逃逸一詞常常在新聞中出現,但多數人對於法律上肇事逃逸的概念十分模糊,因此當發生車禍時可能不甚就會誤觸肇事逃逸罪,而何謂是肇事逃逸?又如何會構成肇事逃逸?肇事逃逸責任到底該如何歸屬呢?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或受傷而未下車協助救護直接駛離者,即會構成肇事逃逸。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2 月 31 日
遇上妨害性自主案件,是否有妨害性自主不起訴的可能性呢?妨害性自主案件事發行為及過程通常是在較隱蔽的場合發生,通常無監視畫面或其他相關物證佐證,提告妨害性自主經常仰賴驗傷報告或當事人供述證據,多數妨害性自主被害人除為被迫情況下發生外,男女朋友鬧不愉快分手後提出指控也不在少數,而若是無辜遭提告應如何自保呢?是否有機會可以往無罪方向爭取呢?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2 月 28 日
2020年大法官宣布釋字791號通姦除罪化,正式將通姦罪從刑法妨害家庭罪章中除名,因大法官認為國家以刑罰制裁之違法行為,原則上應以侵害公益、具有反社會性之行為為限,而不應將損及個人感情且主要係私人間權利義務爭議之行為亦一概納入刑罰制裁範圍,其違反比例原則亦與世界潮流脫軌,故將通姦罪正式除罪,而在通姦去刑化後並非外遇就無法可管,元配仍可以向外遇配偶及第三者提出妨礙家庭民法損害賠償!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2 月 24 日
此類案件層出不窮且發生時多數具隱蔽性,除非當事人願意自己揭露,否則為避免遭受異樣眼光,家人多選擇原諒或息事寧人,但姑息與隱瞞並不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家內性侵到底是什麼呢?遇上家內性侵時該如何處理呢?讓法律諮詢通帶您一同了解!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2 月 21 日
常聽到別人討論猥褻罪,到底什麼是猥褻呢?近期某立法委員之男友遭起底,曾強吻網友而被提告強制猥褻罪,究竟將一名少女強行抱住並強吻兩分鐘,是否構成強制猥褻罪?猥褻罪定義為何?又或是只符合性騷擾防治法中的突襲觸摸罪呢?兩者又有甚麼不同呢?讓法律諮詢通帶你一同了解!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2 月 17 日
近年來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除了雙方因個性或生活差異無法繼續維持婚姻關係外,有另一大比例是因發現另一半外遇,過去常常發現一夫多妾也忍氣吞聲,而現在女權意識抬頭的年代男女平等,且民法本就賦予夫妻雙方有忠貞義務,若發現自己的另一半外遇,到底該怎麼向對方求償妨礙家庭賠償金額?讓法律諮詢通告訴你!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2 月 14 日
性騷擾證據難以蒐集,主要是因為界定較廣泛加上性騷擾案件的發生通常都是突發性狀況,如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上突然遭摸臀部,常因發生突然反應不及,遇到性騷擾案件在沒有太多證據的情況下,就無法提告了嗎?性騷擾是指性侵害犯罪以外(性交與猥褻外,其他有關性的行為),以乘被害人來不及抗拒之違反意願方法,對其做出與性或性別有關...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2 月 7 日
在通姦除罪化後,就不用思考被告妨礙家庭會有入監執行的風險,若是配偶與第三者外遇曖昧所為破壞元配本該擁有的婚姻幸福,導致元配精神狀態飽受煎熬,元配仍可對婚姻感情不忠的配偶及第三者提起民事侵害配偶權訴訟向他們求償精神慰撫金!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1 月 26 日
怎樣才算妨礙家庭?如果只是LINE曖昧對話紀錄這樣會構成嗎?還是說一定要抓姦在床才能提告?妨礙家庭定義是如何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妨害家庭在刑法上正確的說法為「妨害婚姻及家庭」,屬於一種犯罪的分類,而妨害家庭的立法目的在於保護家庭組織與功能的完整、家庭結構的安全及父母對於子女的監督權等。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1 月 23 日
在婚姻中如果遇上婚外情,千萬別以為通姦罪除罪化後,外遇行為就無從制裁,只能放任配偶與外遇對象為所欲為,其實法律上仍有其它途徑能夠保護元配婚姻幸福,雖然刑法通姦除罪外遇不再有刑事責任,但民法上外遇行為還是需負擔侵權賠償責任,所以別讓自己在徬徨無助的情況下,權益也跟著睡著了!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1 月 19 日
外遇行為相對發生在隱密的地方,因此在證據取得上會比較困難,多數人往往因為所取得證據不夠或蒐證手段不合法導致敗訴收場,故證據是否充足?蒐證是否合法?都將直接影響侵害配偶權成立與否及賠償金額之高低哦!怎樣的妨害家庭證據才能提起告訴呢?讓我們一起了解!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1 月 16 日
常聽到別人要求精神賠償,那到底精神賠償舉證該怎麼做?在什麼情形下可以請求呢?今天法律諮詢通便要帶你了解精神賠償定義,以及如何要求精神賠償!精神賠償又稱精神慰撫金,在法律上指的就是非財產上的損失,依民法第195條第1項規定...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1 月 12 日
台北許先生即是因自身經濟狀況不佳,無法透過銀行申辦貸款,便遭網路上低利率申貸廣告吸引,詐騙集團以需美化帳戶金流為由,要求提供金融帳戶存簿及密碼,兩天後便收到銀行來電表示金融帳戶遭詐騙集團利用,許先生成為人頭帳戶,是否有人頭帳戶不起訴的可能呢?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1 月 9 日
在台灣大麻是否合法化至今仍是熱門議題,近期多位知名藝人、網紅因涉嫌吸食、販買大麻被捕,此議題又再度引起民眾的關注。支持者主張大麻具有鎮靜止痛的醫療功效,且若大麻合法化藉由政府的積極管制也能減少所衍生的暴力、犯罪等社會問題...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1 月 2 日
人頭帳戶和解是有可能的,不過須注意詐欺罪屬於「非告訴乃論」,即便與被害人和解也無從撤告,遇到人頭帳戶案件是否和解,建議在訴訟中由律師協助評估、調整策略,衡量人頭帳戶和解後是否對於案件發展較為妥善,然和解雖無法撤告但於訴訟中有利於向法院請求較輕量刑。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0 月 29 日
網路上的人形形色色,因不知對方的真實身分背景,在來過程潛藏著許多性犯罪因子,不論是交友軟體或是線上遊戲等,都有機會與網友結識並進一步的交往,甚至發展一夜情關係,也因網路使用的便利導致性犯罪與日俱增,如果真的不幸遇到性犯罪該怎麼做呢?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0 月 22 日
常常聽到別人說性侵告訴乃論及非告訴乃論,但明明都是性侵行為,為何會有這樣的分別呢?究竟我國立法者將性犯罪區分為哪幾種類型、什麼樣的性犯罪又會被歸類在告訴乃論範圍中呢?以下就讓法律諮詢通帶大家了解我國妨害性自主罪章中的重要知識吧!
Do you like it?
2021 年 10 月 19 日
是否讓大麻在台灣合法化一直是熱門的社會議題,長期以來台灣大麻正反兩派各持己見,於2019年台灣更是首次出現以大麻平權為主張的遊行-「綠色浪潮」。但要將台灣大麻合法化仍須考量如何在立法管制與完全禁止之間做出平衡,現階段大多數民眾仍無法接受大麻...
Do you like it?